長柔毛野豌豆(又名箭筈豌豆、冬巢菜、長茸毛野豌豆、長絨毛野豌豆)是豆科野豌豆屬一年生、越年生草本攀援植物,主要分布在華北、西北、西南等地區以及蘇北、皖北一帶,一般用于稻田復種或麥田套種,也常間種在中耕作物行間和林果園中、苗圃、菜園等地,距今已有一千多年的歷史,20世紀80年代出口日本,90年代出口韓國。 長柔毛野豌豆,顧名思義,全株密生銀灰色、白色茸毛,主根明顯,深達1-3米,側根多,主要密集在30厘米左右的表土層,根部著生根瘤。莖方形中空,基部有3-5個分枝節,每個分枝節產生分枝3-5個.......莖蔓長達2-3米,匍匐或半匍匐生長,自然高度50公分左右。葉片偶數羽狀復葉,每個復葉上有小葉5-10對小葉,橢圓形,復葉有卷須3--5個,以利于攀爬,總狀花序,由葉腋間長出花梗,每梗上開小花10-30朵,聚生于花梗上部的一側,單株花序數可達300左右。莢果刀豆形,長3-5公分,寬0.5公分,每莢有種子5-10粒,種子圓球形,直徑3毫米左右,多為黑褐色,莢果(每株約3000粒)比一般的豌豆種子小得多,常用做綠化,綠肥,牧草以及干草。因為是豆科植物,有根瘤菌,都能給土壤制造大量的有機質、氮素肥料(每公頃一般產鮮草15~30噸,高的可達40噸以上。種植野豌豆的地塊,常有地老虎為害,要及時防治),還能夠保持水土,增強地的肥力;還是改良南方紅壤、北方堿土、西北砂土的良好植物。長柔毛野豌豆的抗寒性強于紫云英、箭豌,但是不耐漬澇。
繁殖方法:
一般以種子繁殖,以秋播為主,華北、西北地區也可以春播。適宜的發芽溫度為20℃左右。出苗后10-15天根部形成根瘤,秋播在早春氣溫2℃~3℃時返青,氣溫達15℃左右時現蕾,開花的適宜溫度為15℃~20℃。播種量10斤左右,蓋土1公分左右,產500斤左右。具體步驟是:
1.催芽:因為種子的硬實率高,出苗率僅有50-60%,特別是新收種子硬實率更高,播種前應進行硬實處理,方法是用機械方法擦破種皮,或用溫水浸泡24小時后再種。
2.播種期:種子田,以早春或上年入冬時播種,冬小麥種植區,秋播,留苗過冬。收草或用作綠肥的,可早春、晚春、初夏或夏作收獲后復種均可。播種量:種子田,單播每6斤左右,收草地每10斤,3.播種方法;種子田應單播、條播或穴播,條播行距50公分左右;收草地可撒播或條播,行株距為20公分左右;播種后鎮壓。播種深度一般2公分左右,土壤濕潤、粘重則宜淺,土壤干燥疏松則宜深。
收割利用:
長毛野豌豆是無限花序,種子成熟不一致,過于成熟易爆莢落粒,要掌握時機適時收割。當有70%的莢果變成暗褐色時即可收割,收割時間宜在早晨露水未干時進行,隨割隨運,曬干脫粒。在分枝期,其鮮草多汁細嫩,營養價值高,但產量低;達結莢期時雖產量高,但纖維素含量增加,營養價值降低;用作青飼的可從分枝期到結莢期以前陸續分期連片刈割利用,但以初花期佳:
1.喂豬、雞、鵝、鴨,在分枝期到開花前刈割;
2.喂牛、馬、兔子,在開花期到結莢期刈割;
3.用于調制干草或草粉時,宜在盛花期刈割。
4.如要利用再生草,須在分枝到孕蕾期刈割,留茬高度10公分。若齊地面刈割或刈割過遲,則不能再生。
5.如要刈牧兼用,可先行放牧再任其生長,再刈割或留種;或于花前刈割,利用再生草放牧,后刈割或放牧第二次再生草。
6.注意事項:不論放牧或刈割青飼,在飼喂時要謹防得膨脹病,故不能單一采食過量,好與其他禾本科牧草摻合飼喂,用長毛野豌豆籽實做精飼料時,因其含有生物堿或氫氰酸,也不宜長期單一飼喂。飼喂時需經過去毒處理,或與其他飼料搭配飼喂。去毒方法是將籽粒磨碎、浸泡、蒸煮、淘洗等都有效,再作為飼料利用。
7.用于綠肥的鮮草翻壓量,一般水澆地每不超過1500~2000千克,旱作地每以1000~1500千克為度。高產田可將上半部刈割用作飼料,下半部翻壓作肥料,或分開翻壓利用。旱田要隨翻隨耱,不使晾垡跑墑,灌區翻后要灌水漚制。翻壓后需要在短期內播種后作的,也需經過10~15天的漚制發酵,否則會因發酵使土壤缺氧和聚積有毒物質,影響后茬農作物正常生長。
8.長柔毛野豌豆還可與小麥、玉米、高粱、大豆、油料等作物輪作,達到改土肥田的目的。
小小豌豆用途廣:a開花釀蜜;b美化綠化;c綠葉鮮/干飼料;d莖葉是新型有機綠肥;e根瘤菌固氮肥地;f防止水土流失;g;h防止雜草,還能降溫保濕......
與此相似的還有:普通豌豆、小豌豆、玉豌豆、綠豌豆,蠶豆、紫云英,紫花苜蓿,紫花苕子、光葉苕子、燕麥、大麥、冬牧70黑麥草、紅花草、白三葉、紅三葉、田箐、毛苕子、三葉草、沙打旺、田青,紫穗槐......種子快遞。微信1395-1595-922聯系詳情
冷季型果樹綠肥長柔毛野豌豆、紫花苕子、大麥、燕麥、紫云英等