冬牧70黑麥也叫冬長草、冬牧草,是禾本科黑麥屬冬季黑小麥的一個新品種,是一年生或越年生草本植物!岸70”是由美國種子公司從一千多種黑麥中不斷選育而成。引進后,經過多年多次多地方試驗示范種植都已獲得成功。具有抗寒、抗病、抗旱、抗倒伏,品質好、適口性好、適應性強等特點,因其耐鹽性強(0.87%以下混合鹽溶液內萌發正常,極限值為3.88%),還可在濱海地區中度以下(40%)鹽漬土壤上種植。幼苗期匍匐生長;春季起身后莖稈堅韌、不易倒伏;高150-180公分;成熟后穗頭稍垂,中上部莖葉青綠,可做飼草。冬牧70營養價值較高,氨基酸含量豐富,含多種微量元素,高蛋白、高脂肪、高賴氨酸。據測定在青刈期含蛋白質28.32%,脂肪6.83%,賴氨酸1.62%,蛋白質的含量是玉米的3.29倍,小麥的23倍,粗脂肪含量是玉米的1.95倍,小麥的3.7倍,賴氨酸的含量是玉米的6倍,小麥的4.9倍,同時,氨基酸的含量共有十五種,而且微量元素的含量也很高,冬牧70分蘗多,生長快,抗寒性強,鮮草產量高,品質好。適口性好。植株高大,產草量高,是馬、牛、驢、羊、兔、草魚、雞、鵝、鴨、蝸牛等草食性動物冬、春理想青飼和青貯飼料。而且冬牧70黑麥草根系發達,耐嚴寒。冬牧70黑麥草的籽粒于零上2度左右的氣溫條件下可開始發芽,20天發芽率達80%以上,莖蘗苗置于-15℃冰內24小時未發現凍害現象,經測定冬牧70黑麥的佳溫度15—20℃,植株每天平均生長高度為2公分左右,日積累干物質0.33克。停止生長的臨界溫度為0.4℃,但不受凍害。與其麥類作物比較,分蘗力強,根系發達,這也是耐寒的原因。而且它不與糧、棉、油爭用耕地。充分利用棉田的冬閑之季,十月份至翌年四月份,半年時間增收一季牧草。既提高棉田收入,又為農業開辟了有機肥源,凈化了環境。它生育期為240天左右,南北方有差別,4月上旬抽穗,6月上旬收獲種子。干草粗蛋白質含量高,平均為15%,接近苜蓿的粗蛋白含量(18%)。適應性強。耐旱、耐寒、耐貧瘠、無病蟲害;播種后平均氣溫在4.4℃能生根出苗。株高、產量大。株高1.5~2米,收鮮草5-10噸。種植方法:
(1)整地施肥:象種小麥醫用要求進行整地,施肥以基肥為主;
(2)播種:冬牧70以秋播為主,播期范圍很大,北方地區從陽歷7月底至10月底,只要地面不結冰,均可播種,但以8月下中旬至10月中旬為佳,春播在2月中下旬至3月中旬均可。播種方式以條播為主,也可撒播。播種深度3公分左右,株行距與小麥行距差不多。
(3)管理:早春視情況可適當追施一定量的尿素(每10-20公斤),有灌溉條件的地方可冬灌一次,春灌一次。播種量用10公斤左右,條播行距10-20公分,播深2-3公分,播式可采取棉草輪作,果樹行里間作,小雜糧輪作。
(4)收割技術:冬春可割1-3次。割青留茬5公分左右,5月中旬全部收割。冬牧70”生長迅速,再生力強。苗后40天植株高可達30多公分,可以開始割青,年刈割4—6次。7月25日-10月5日前播種的,冬前苗高達50-80公分時,可青割一至二次。若10月5日后播種的,一般冬前不青割,但若水肥條件好,也可在苗高50厘米時青割一次。第二年3月上中旬即可開始青割,可青割2-3次,青割時留茬5公分左右,后一次不留茬齊地面割凈。如果留種可少割2-3次,每次產鮮草一噸左右,共收5-6次,產新鮮牧草8噸左右,折干草2噸左右。從不同播種期鮮草產量看,早播和遲播都會影響產量。冬牧70黑麥草適口性好,營養價值高。
(5)飼喂方法:一般為現收現喂、直接投喂或切碎,也可制作青貯飼料,也可將其曬制成青干草粉碎打糠。鮮草或青貯飼料每日喂量為:奶牛日喂鮮草30-40公斤/頭,肉牛日喂25公斤/頭,大豬3-5公斤,小豬1.5-2.5公斤; 羊5-7公斤(與秸桿或青割玉米,或野生雜草混喂);雞0.2公斤;兔0.3-0.5公斤;冬牧70青干草(糠)粉與精飼料混合飼喂畜禽時占比例15%-20%。具體飼喂方法根據自己實際情況而定,不能照搬照用,一成不變。謝謝合作。
牧草冬牧70、黑麥草草籽